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区级微电网在常州武进高新区创新产业园正式投运
发布日期:2025-04-19 00:48 点击次数:1423月26日,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区级微电网在常州武进高新区创新产业园正式投运,对工业园区规模化应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光伏、风电等)、储能装置、本地电力负荷、能源管控系统等组成的小型电力系统,既可以连接到大电网,也可以独立运行(孤岛模式)。“创新园微电网由常州滨湖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合作建设,供能面积达37万平方米,年用电量约4200万千瓦时,共建设1.61兆瓦分布式光伏、6035千瓦/10660千瓦时储能,可为楼宇、厂房、电动汽车等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能源供应。”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武进区供电分公司总经理陈亮介绍,该项目落地多项微电网技术验证示范,为建设绿色近零碳工业园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园区能源高效协同示范方面,项目打造了微电网管控平台作为园区的“智慧大脑”,实现了光伏、储能、充电设施以及空调等用户侧调节资源的协同调控。“通过分析天气、车流及历史用电数据,园区微电网能够精准预测用电需求,并智能调度各类可调资源,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运营成本优化。”陈亮介绍,管控平台还有效聚合空调、空压机、产线等可调负荷资源参与虚拟电厂辅助服务。
在直流微电网示范方面,园区东南侧建设了光储充一体化直流微电网系统。该系统采用750伏直流组网架构,集成64.4千瓦分布式光伏车棚、2580千瓦时储能设备及13台合计最大输出功率2200千瓦直流充电桩,既可以与大电网相连通,也可以独立于大电网自主供电,满足27个充电车位用电需求。与传统交流组网相比,由于没有交、直流电转换环节,能源损耗有效降低达10%以上。
在储能技术运用示范方面,项目配置了锂电池、钠电池和新型水系金属电池三种形式储能设备,探索多种形式储能设备的协同运行。锂电池能量密度高、相同体积存的电多,钠电池功率性能好、支持快速充放电,园区还配置了150千瓦时新型水系金属电池,具备突出的环保性和安全性优势。“新型水系电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解决方案,近年来备受业界关注,这是该项技术在国内的首次落地应用。创新园区多种储能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储能系统兼具了高容量与高功率特性,真正实现‘电力足、充放快’。”新型水系金属电池技术开发企业屹创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孙劲鹏说。
在车网互动示范方面,据统计,创新园区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200台,具有良好的车网互动潜力,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在此打造了车网互动市场化实景应用示范区。园区已建成4处车网互动点位,配置共计16枪位7千瓦V2G充电桩、2枪位60千瓦专用车V2G充电桩,应用“即插即充放”智能交互技术,车主可“无感”参与车网互动。车主只需事先在园区微电网管控平台完成签约授权,后续每次停车后插上V2G充电桩,在电网需要时,系统将自动开启反向放电,车主即可实时获得相应的放电收益。除了签约托管模式,车主还可通过常规即插即放、需求响应两种模式参与反向放电。
创新园微电网通过多元化资源配置,实现了增绿、稳网、降本、保供的建设目标。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用能成本约46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85吨,投资回收期约4.5年。
徐多 陈音彤 张斌
校对 陶善工
下一篇:没有了